最新消息

茶的名稱,最初是以「產地」得名,如陸羽茶經中所載,即用「產地」來命名。而後人除延用此法外,尚有以其他方法取名的;如以「採時」為名,或以「茶色形狀」來區分,或以「貢品」因而得名者,也有以「薰焙種纇及程度」而得名者,或以「製造方法」來分類...

根據日本學者井上房邦的考證,包種茶起源於福建安溪的一位茶葉商人,王義程。他將安溪本地出產的茶葉,仿武夷岩茶的製法,製成包種茶。製好的茶葉,為了保存香氣,以兩層毛邊紙包裹,置入四兩茶葉,包成長方形的四方包,最外層再印上茶名及商號,因此取名包種茶。 台灣在清治時期,開始茶葉外銷,當時茶葉以烏龍茶為主。1873年,因世界經濟不景氣,四大洋行停止購買台灣茶葉,台灣本地茶葉過剩。有部份茶商,將茶葉運往福建福州,進行加工,改製成包種茶。因為獨特的香氣,當時稱之為花香茶。

1881年,福建同安茶商吳福源,認為由台灣將茶葉運至福建製造,運輸成本太高,帶著製茶師至台灣,在台北設立設源隆號,於產地直接加工,將包種茶的製法傳入台灣。 1885年,福建安溪茶商王水錦、魏靜時來到台灣,在臺北州七星郡大內樟栳寮(今台北南港大坑)一帶購地種茶。由福建安溪引進茶樹以及包種茶製法,同時開辦講習會,指導當地茶農種植及製作包種茶。包種茶開始在台灣北部盛行,產地由南港,擴大到文山地區一帶,也就是石碇、坪林、深坑、新店、木柵、景美一帶。文山地區成為最大的包種茶產地,當地出產的包種茶,稱為文山包種茶。

包種茶,是一種青茶,起源於福建安溪縣,是台灣茶水中的著名代表茶種。

包種茶是一種半發酵茶,發酵程度約為8-12%。特別重視其香氣。
適合製作包種茶的茶樹品種,包括青心烏龍、臺茶十二號、臺茶十三號、臺茶十四號等。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皆可採收,以春、冬茶品質最好。
製作方法分為:採茶菁,日光萎凋,室內萎凋,炒菁,揉捻,乾燥,焙火,等七個步驟。

Enjoy life tea

We believe in something pure and simple